園林養護管理應有的“七種意識”
發布日期 :
2017-12-20 15:24:28 作者 :
來源 :
“提高業界對養管的重視程度,全面提升養管水平,當務之急是要從理念和意識上為養護管理正名定位”對此我國資深園林植保專家蔣三登提出“七種意識”。
1、科學意識
園林綠化建設的可持續發展,離不開科學合理的養護管理。然而在我國園林綠化建設的諸多業態中,養護管理功能被淡化、地位被邊緣化的境遇長久以來難以得到扭轉。形成這種業態偏見的原因有多種,但最根本的因素還在于人們對園林養護管理的認識存在嚴重偏頗,在園林建設及養護管理過程中科學意識首先應放在第一位。
2、資源意識
資源意識園林綠化是一種獨特的國土資源,對資源的保護有主動和被動之分。被動保護是無所作為,一切“不”字當頭,表面是“保自然、保生態、保原貌”,實際是對資源的變相掠奪和壓榨。這樣的保是保不住的。對自然資源,尤其是對城市園林綠化的保護應長期地存在于養護管理的撫育之中,舍此,別無它途。
3、災害意識
災害意識綠化過程中會遇到許多干擾和侵蝕,有人為的,有自然的,有來自氣候突變的,也有來自有害生物的等。養護管理其實就是為保護園林從“植物”到“綠地”,進而到“綠化”的一個全方位長時期的防災、減災、抗災、救災的過程。養護管理既要經常保持高度警覺和敏感,又要時刻細致觀察和監控,以精細化的養管措施把災害拒于綠地之外或把損失降到最低。在園林綠化諸多業態中,堪當此重任者,非養護管理莫屬。
4、道德意識
道德意識園林綠化養護管理的實質可以概括為“尊老愛幼”。植物有幼、青、中、老之分。無論是對古樹名木的保護,還是對幼齡樹、中齡樹的撫育,都是養護管理的份內之責。此外,從“遺產”留傳的角度,誰去接過前輩傳來的名木?誰又能為后輩留下“新”的古樹?這種獨一無二的“傳承”功能,非精細化、規范化養護管理難以擔當。
5、產品意識
產品意識園林綠化是一件很特殊的公共產品,而養護管理形式上是對產品的管理,本質上是對產品的檢驗和維護。沒有產品意識,養護管理難有作為。不論是用技術性的標準評比綠地等級,還是用政策性的規定判斷綠化優劣,園林的主打產品--綠化,最終都要靠養護管理來兌現。沒有養護管理,園林綠化難有高水平。
6、維權意識
維權意識園林植物的生存權主要依靠養護管理來實現。賦權于養護管理,就是確保各類綠地的各種植物健康生存。如果沒有養護管理的“話語權”,哪來園林植物的“生存權”?園林植物的生長勢,不僅要靠技術來保障,靠廣大群眾的愛心來維護,更要靠政策權力來支撐。養護管理為對社會負責,為求自身發展與提升,需要“維權”,“維”綠地和植物生存之權。
7、創新意識
創新意識養護管理需要創新,其內涵可以概括為“一二三四”。即謀一個目標、兩種機制、三個層面、四個著力點。一個目標即提高養護管理的生產力;兩種機制即政府主導機制、市場進入機制;三個層面即決策層面、管理層面和生產層面;四個著力點即理念創新、技術創新、技能創新和標準創新。而創新之路的當務之急在于三方面,第一離不開政策的引導、鼓勵和支持;第二離不開經費的支撐和維持;第三更離不開人才的主觀能動性。不僅要從理念上為養護管理“正名定位”,更要身體力行,為養護管理“輸血造血”增勢,最終讓養護管理的名分、地位、實力與其在園林綠化業態中擔當的重任相匹配。
上一篇:城市園林綠化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
下一篇:下一篇:沒有了